打造全球最权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建设全球最全面的“冼夫人文化资料库”
情的指向
“你的家乡在哪里?”
这是自幼萦绕在潘家海耳边的声音。吃饭前,信奉冼夫人的双亲总会向他抛出这个问题,他只有完整地回答出老家的名字才能过关。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潘家海对祖籍国感情深厚,作为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副秘书长的他一直关注支持着家乡的发展。
新加坡牛车水保留了独特的传统风貌。
海外游子对冼夫人文化的推崇,背后是桑梓情浓。
冼夫人文化,催生了向心力。
“无论是从广东还是海南过来的,都可以加入我们。我们的会员,最多都有四代人了。”马来西亚高州总会的廖泳昌言语中带着自豪。
“‘唯用一好心’这句话早在新加坡茂名籍华人中产生共鸣,‘三和’精神便是一个体现。”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副会长凌大祥回顾道,该会馆前身为“三和会馆”,“三和”指的是广西、廉州、高州;基于乡情和亲情,先辈们在异国他乡组成了“大家庭”。
冼夫人文化,搭起了连心桥。
近年来,海外华人络绎不绝回到粤西等地的冼夫人庙“寻根”,还以“好心”回馈故里,在家乡投资兴业、热心公益。
凌大祥20多年前首次回茂名,便专程到高州冼太庙,切身感受了冼夫人文化的深厚底蕴。后来,他在家乡投资建设水电站。他为家乡能诞生冼夫人这样的巾帼英雄感到自豪,也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振奋。
冼夫人文化,滋润了精气神。
马来西亚高州总会和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都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和敬老金,延续了崇文重教、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10年来,潘家海每年都组织新加坡的医疗专家赴海南开展义诊活动,先后为 300 多名唇腭裂患者开展了免费手术,使他们的微笑不再有缺憾。
冼太为媒,情牵内外,温暖彼此。
火的传递
让文化之火世代传承,让“好心精神”发扬光大——这是老一代华人一直牵挂的事。
78岁的许达财有些发愁:儿女们对冼夫人文化“一知半解”,家中的冼太庙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尽管有零星“新鲜血液”注入,曼谷正顺圣娘庙同样面临着理事会会员减少、人员老化的情况。“冼夫人文化在曼谷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冯冼家族的后代、泰国海南会馆理事长冯尔真坦言。
在千岛之国印尼,由于国情相对特殊,加上茂名籍侨胞数量较少,冼夫人文化还处于空白状态。
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春风吹拂之下,海外华人也在为冼夫人文化的不断开枝散叶而努力“破冰”:
——以身作则延续文脉。凌大祥几乎每年都回茂名,他时常会带上两个女儿一同返乡,跟她们讲述家乡和冼夫人的故事。
——齐心协力探寻答案。新加坡海南会馆正在研究,将许达财家中的冼夫人金身迁入会馆旗下的天后宫,接受更多人的供奉。
——与时偕行注入活力。马来西亚根登新村要将推广冼夫人文化和打造旅游胜地结合起来,吸引年轻一代参与,让文化与地方发展共振共赢。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根登高州会馆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增江冼太庙的信众已不局限于华人,还有祖籍越南、菲律宾的居民,甚至有印度人。在王鲁湘看来,冼夫人的“好心精神”是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最大公约数”,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和经济“心心相印”。
弄潮儿向涛头立。广东领时代风气之先,数千万侨胞遍布五洲四海,连接中国与世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永卫期盼:广东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海南、广西等地形成合力,加强与海外的双向互动,让冼夫人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好心精神”,薪火相传,美美与共。
【记者】胡良光 曹斯 甘韵矶 韩安东
【校对】居伟强
编辑 宋杰 麦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