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frwhyjw.com

打造全球最权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建设全球最全面的“冼夫人文化资料库”

1

冼夫人善从儒学中吸取营养

日期:2017-10-18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三、身体力行,实践“三纲八目”


儒家提倡的“三纲”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冼夫人一生中,忠君爱国、亲民爱民、修身齐家等表现,无不是从“三纲八目”中孕育出来的。具体表现在:

1)忠君爱国。忠君爱国是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冼夫人一生突出的表现。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有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才有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欢乐。冼夫人一生向化中原,致力维护祖国的统一,坚持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割据,推动汉越融和,保境安民。直至冯宝逝世后,冼夫人还是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带领她的儿孙们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割据,推动汉越融和。

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尽忠尽孝,冼夫人每逢年节大典都把梁陈、隋三代王朝封赐物品陈列出来,训示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冼夫人的忠君爱国之情,到了晚年还不改不移。冼夫人的爱国精神,激励着子孙后代。在隋亡唐立之际,她的孙子冯盎拥有番州(今广州)、苍梧(今梧州)、朱崖(今海南岛)等二十州领地数千里,有人纵恿他自立为王。但冯盎不忘祖训,坚决不肯。他说:“吾居越五世矣,牧伯唯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冯盎以岭南二十州归附唐朝,对唐朝统一岭南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冼夫人言传、身教、物示的结果。

(2)推崇“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对内部主张和平安定,劝阻各族不要互相攻战。冼夫人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认为“德莫大于和”,表现在同汉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努力做到“协和万邦”。冼夫人出生于世为南越首领的家庭,其家族成员既然要接受官爵、封赏,也就得学习汉浯,晓得封建的“礼治”,提倡“齐之以礼”。所以冼夫人很注意修身养性,遇到各族首领互相攻战时,就规劝亲族行善,并用“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伦理道德去教育和感化族人。这充分表现了冼夫人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海纳百川的宽宏胸襟。冼夫人的兄长南凉州刺史冼挺恃着自己兵多势众,常常侵掠旁郡,她多方规谏,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二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下》)。就是说,倚仗自己的势力以武力去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打心眼里服从他,而是出于力量不足的原因。凭着自己的德行使别人归附的,别人是心悦诚服,完全出于自愿,就像孔子门下七十二贤拜服孔子一样。“桀 、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夏桀、商纣两个暴君之所以会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修其身而天下平”,想使民众拥护、支持自己,必须注重得民心之道。因此,要求她的兄长要修身养性,解仇息兵,她的兄长在她劝导下,便改恶从善,由此“怨隙止息”、“自是溪洞之间,乐樵苏而不罹锋镝者数十年”,各部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海南俚人一千余洞亦慕名归附。

3)以民为本,亲民爱民。冼夫人虽贵为百越首领,但她却把自身置于百姓之中,“天下之大任,莫大于恤民”,诚心安抚百姓,坚持有乱必平,又坚持做好抚绥工作,以消除动乱带来的创伤。每遇到一次大的动乱之后,冼夫人都亲自前往慰问,帮助民众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仁寿元年(公元601)因广州“总管赵讷贪暴,肆意掠奈少数民族,致使诸俚僚多有亡叛”,后来隋文帝派人查处了赵讷后,还派冼夫人抚慰俚僚各族。冼夫人以八十高龄之躯,不辞劳苦,亲自拿着诏书,自称使者,巡视十多个州郡,招抚亡叛,所到之处,俚僚各族都欢欣鼓舞,闻风而降,从而稳定了岭南。冼夫人还“请命于朝,置崖州”,解决海南长期被弃置的问题。海南与大陆之间由于受海峡阻隔,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未能传入,经济贫困,文化蒙昧,加之动乱频仍,以致长期落后。冼夫人出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带兵平定了海南黎族动乱,后来建置了崖州。并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良的水稻、番薯、芋头、葱、蒜等种苗,扶持黎族发展生产。从而使海南黎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与内地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4)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冼夫人治理岭南的基本理念。冼夫人本着“为政以德”,用德行治理国家,以其感召力提高越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她又是“化民成俗”的主要力量,要求官员必须首先通晓政府的律令,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律令,使民知法。强调而且严格实行“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的政策。凡是违法者,都一律依法论处,由于法律严明,“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在以“法”治国的问题上,冼夫人也是廉洁奉公,执法严明,不行偏袒之事,做到“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公元590年番禺俚帅王仲宣谋反,兵围广州,形势危急,冼夫人派遣其孙冯暄率师前往救援。由于冯暄与敌将陈佛智是好友,“故迟留不进。”冼夫人大义灭亲,派人将冯暄逮捕囚禁于州狱,并在今高州市曹江镇帅堂设“帅将公堂”,公审问罪。这充分体现了冼夫人执法严明,违法必究,不徇私枉法的良好形象。

   

 四、从历史文化的回顾看,冼夫人是汉越文化融合的先导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曾经做过替人办理丧事赞礼的“儒”。所以后来人们就把他为首的这一学派称为儒家。他重视“礼”,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做到臣子忠于君主,子女听从父母,下级服从上级。他承认天命,也不否定“鬼神”,提倡德政和教化,反对苛政和刑杀,提倡“举贤才”,主张“学而优则仕”,反对世官世禄的亲亲尊尊贵贵的官僚制度。在思想上提出“仁”,仁,就是“爱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以缓和阶级矛盾。在教育上提倡学和思的结合,以及“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精神,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他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晚年,他还整理和编写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等,他的言论还被他的学生搜集、记载在《论语》里。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孔子被尊崇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发展。他的政治主张是实行仁政王道,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仁政王道,才能达到统一天下与治理天下之目的,其所有论述几乎都密切联系着仁政学说进行阐发。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合称为“孔孟之道”,对几千来我国社会影响极大。孔孟之道的哲学观点是:只要“风调雨顺”就可“国泰民安”,不需要太多的抗争和思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处理世间的矛盾时,义与利——则重义而轻利;理与俗——则存天理而去人欲;德与力——则主张以德服人,否定以力服人;法与教——则主张德权,认为法律与刑法是次要的。

冼夫人善于从儒家学说中吸取营养,最突出的就是“大统一的国家观念和忠君观念,封建制度永世不变的超稳定观念,以等级森严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学而优则仕’的知识价值观”(见《岭南文化》107页)在观念文化上,岭南在许多方面赶不上中原文化,但由于冼夫人能“广采博取”,变革求新,也取得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有粤西风味的文化特色。

 冼夫人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她是南北朝时岭南地区维持安定和平的主要力量,她在开发建设岭南这块国土中,创造了颇具特色的岭南文明。这些都是她接受和实践儒家传统文化的结果。

 

2003年,高州市冼夫人研究会年会交流论文)




Copyright ©www.xfrwhyjw.com

“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技术支持:致远世纪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