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最权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建设全球最全面的“冼夫人文化资料库”
治学严谨
丁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毕生坚持发表文章必须对科学和生产负责,更鄙视把文章作为追求名位的手段。他写文章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与演变"一文,自1926年他在广州发现野生稻之日即开始思索并陆续征询了历史学、文字学、人类学、分类学等专家的意见,直至1957年才最后定稿。"农业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一文也是经过10次修改后交稿,连校对工作他也不假手于人。
在大跃进浮夸成风的年代里,他不随波逐流,对"高度密植高产"的提法深表疑虑,认为搞一亩、几分地的探索是允许的,大面积搞得慎重考虑。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切勿忘记农民的地皮是连着肚皮的。他经常教育后辈,要取得科学成就,必须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1963年他已是75岁的老人,依然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赤足下田,体察雪水灌溉对稻根生育的影响。
农林路曾是丁颖的试验田
广州的农林下路已成为市内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或许会偶然想想这条路名的来由,大约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处商铺林立的闹市中心旺地会与"农"、"林"有什么联系。
20世纪的20年代,这里属广州东郊,如今农林路、犀牛路西侧石马岗有一所名叫"广东农林试验场"的学校,后来改名"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而以东则有个"第一农场",是连片的田野、树林和沼泽。
丁颖1924年回国后,经学者黄枯桐的介绍,进入"农专"任教。同年11月它改称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丁颖任农艺系的教授。而不久孙中山逝世后,广东大学再改名国立中山大学。
丁颖便是在这片土地最先开始他的农学家之路,他与青年教师谢申在这里辟出了一块一亩多的试验田,进行水稻的肥效等试验。1926年,丁颖在犀牛路末端的一个水塘里发现了一棵野生水稻,开启了他研究中国水稻起源的兴趣,他把这棵命名为"犀牛尾"的野稻种子收获播种观察,并与栽培稻杂交,经8年的反复筛选后育成以校名命名的"中山一号",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
后世纪念
丁颖教授在试验田里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举行了纪念大会和丁颖学术讨论会。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丁颖科学基金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首次用科学家的名字设立"丁颖科技奖",华南农业大学修建了"丁颖教授纪念室"和丁颖塑像。
丁颖(半身)铜像一座安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三楼丁颖纪念馆,一座安放于广州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5]
丁颖纪念馆是学校为纪念丁颖院士,在百年校庆前专门装修设立的。此外,华南农业大学为继承和发扬丁颖精神,多次举行丁颖教授逝世纪念活动和学术报告会,专门设立了丁颖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