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frwhyjw.com

打造全球最权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建设全球最全面的“冼夫人文化资料库”

8

开拓之功 铭传于世

——王兴瑞研究专著《冼夫人与冯氏家族》述评

日期:2025-08-28     来源:茂名社科公众号    作者:何火权
分享到:
对冼夫人出生地“电白说”所引述的材料比较丰富,既有《高州府志》的记载,“谯国夫人故里在(电白)城北十里山兜。”《电白县志》的相关记载,列举了地方文人著作中的记载,如崔翼周诚敬夫人庙碑铭、谭应祥撰写的夫人年谱等,还有一些旁证,包括冼墓、冼庙和传说。对“高州说”,主要列举了有关传说,“据周围老人们传说,雷洞就是冼夫人的外家”,传说中的冼夫人住宅遗址,以及姑太探外家的习俗、相关纪念冼夫人的组织,歌谣传说和长坡旧城附近冼庙特别多等。经过分析,王兴瑞认为,“冼夫人故里可能在今之电白境内,也可能在今之高州,两者必居其一。”又如对“冼夫人的母家——冼氏”,则分析了俚族的来历,认为冼氏属于俚族,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对冼氏的来源,否定了出于沈子国之说,认为“所谓沈讷之事,并未见于历史文献,疑为编者所杜撰。”指出冼姓乃广东土著,这些观点,都很有见地。
       对冼夫人与冯宝联婚,为了讲清冯家的家族渊源,讲清冯家“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的原因,引用了《北史》《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以及《广东通志》《高州府志》《水经注》等资料,说明“高凉难治”,因而通过冼冯联婚的方式,化解了这个治理难题。认为“这不只为冯家事业奠定了基础,而且初步改变了高凉地区的面貌,为后来本地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章引用的史料比较多,分析得比较到位,这些史料和分析多被后来研究者所运用。
      对冼夫人协助陈霸先建立陈朝,专门用了一章“冼夫人与陈霸先”来讲述,并且把智取高州刺史李迁仕、助霸先建国、平定欧阳纥之乱都放在这里来介绍。在第五章“拥护隋的统一和打击贪虐的官吏”中,则把冼夫人迎接隋师统一岭南,平定王仲宣、陈佛智之乱,以及惩处贪官赵讷等内容,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交待及分析。
      对冯氏家族的研究,王兴瑞用了冼夫人后代之一、之二、之三及“从冼夫人一家看古代越族社会”来进行综合论述。对冼夫人后代的论述中,重点介绍了冯盎兄弟在隋唐之际的相关情况,比较有新意,或者说后来的研究者很少提及的冯盎兄弟与唐王朝的矛盾。冯盎有势不称王,不割据分裂,而是归顺唐朝,这在《新唐书·冯盎》中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经过作者的考证,在唐初,冯家对唐王朝的态度比较暧昧,而且冯盎的弟弟冯暄,族孙冯士翙都曾经有过反唐的举动。作者从唐太宗于贞观二年和贞观五年先后给冯盎的两篇敕文残本中,印证了冯盎也曾有过反唐的行动,但后来冯盎迫于内外压力,在贞观五年入朝觐见唐太宗李世民,因而缓和了与朝廷的对立和矛盾。这样分析更加真实可信。
      第二部分作为附录,收集了多篇研究史料,如冼夫人事迹简表,冯氏世系表,冯氏族谱考订,民间歌谣传说中的冼夫人等,最有参考价值的是对谯国夫人传和冯盎传的注释,从中也可以体现作者的观点,也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研究成果。
三、首开先河,治学严谨,其学术态度及研究方法一直被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冼夫人与冯氏家族》一书中华书局于1984年出版,作者王兴瑞已于1977年病逝,因而这是一本遗作。这部书在成书之后,经过吴晗过目,又经过中华书局古代史组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之后经作者整理,排版成型,因各种原因过了十多年后才得以出版发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叶显恩认为,“此书对传主少数民族首领冼夫人的研究,不仅资料丰富翔实,而且富有创见,得到学术界好评。”也可以这么说,王兴瑞的这部专著,是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具有学术里程碑的意义,其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该书的特色及对后来者的影响,现从几个方面来作些简要归纳。
      一是首开先河,确立体例。


Copyright ©www.xfrwhyjw.com

“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技术支持:致远世纪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