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之功 铭传于世
——王兴瑞研究专著《冼夫人与冯氏家族》述评
日期:2025-08-29 来源:茂名社科公众号 作者:何火权
在冼夫人文化研究界,很多人习惯上把清末茂名县大塘人谭应祥撰写的《冼夫人全书》称为“我国第一部冼夫人研究专著”,但由于该书已佚,仅存年谱,没法了解其书的内容。因此,如果要寻找冼夫人研究的开拓者,或者说开冼夫人研究先河并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当首推广东雷州师范学校王兴瑞老师。王兴瑞的《冼夫人与冯氏家族》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冼夫人研究专著。当我们回顾冼夫人研究历史,分析冼夫人文化研究现状,追本溯源,最应该探寻这本书的内容及其对冼夫人研究产生的影响,应该多一些宣传王兴瑞老师对冼夫人研究作出的贡献。《冼夫人与冯氏家族》是一本凝聚了王兴瑞晚年研究冼夫人大量心血的精品力作,该书1963年由中华书局付排成型,但延至1984年6月才正式出版。这本专著的内容怎样,作者王兴瑞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而且该书还是作者去世多年后才出版的遗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探索追寻。
一、王兴瑞的学术简况及撰写《冼夫人与冯氏家族》的缘起
在冼夫人研究界,知道王兴瑞其名及其著作的比较多,但对王老师的详细情况,则知之较少,对他的介绍资料也比较少见,大多仅是介绍他是雷州师范学校的历史老师。如果仅仅是一位师范专科学校的普通历史老师,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历史学触觉,娴熟的文笔,很难想象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写出这样一本影响深远的冼夫人研究专著来。
据相关资料介绍,王兴瑞1912年出生于琼海县(现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一贫穷的农民家庭,1929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史学系。大学期间,因家境贫寒,曾一度失学,幸得老师黄文山的协助,为《广州日报》撰稿维持生活,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深得师友赞誉和好评。早在30年代初,他便在中山大学史学研究会主编的《现代史学》上发表关于海南黎族和中国社会经济史方面的论文,成为该学刊的主要撰稿人。1935年冬投入杨成志教授门下攻读人类学部研究生,1938年完成25万字的《海南岛黎人调查报告》,获硕士学位。因其论文成绩优秀,学校授其“金质奖牌”。又据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专家陈雄给我提供的《琼海县志》记载,“王兴瑞,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厦门大学,广州珠海大学教授,广东省广雅中学校长。”“著有《海南岛农业发展史略》、《中国现代革命史》、《海南岛黎人调查研究》、《海南岛之苗人》、《海南岛的圩市及其商业》、《琼崖民俗志》《国父孙中山先生传记》等书。”可见王兴瑞早在求学读书和后来担任教职时,著述颇丰,且在史学和民族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正是因为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研究素养,解放后调任广东省雷州师范学校历史老师后,以敏锐的历史学家的触觉,撰写了这部冼夫人研究专著,成为他1977年去世后才出版的遗作,也代表了王兴瑞后期的最主要的学术成果。
王兴瑞写作《冼夫人与冯氏家族》的缘起是什么呢?这在他的自序中有详细交待,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受吴晗发表冼夫人研究文章的影响。1961年1月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光明日报》发表《冼夫人》一文,让王兴瑞“从中得到更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