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frwhyjw.com

打造全球最权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建设全球最全面的“冼夫人文化资料库”

8

“我事三代主”是“风派”?是“愚忠”?

——谈岭南圣母冼夫人的人格魅力

日期:2025-08-29     来源:茂名社科公众号    作者:郑显国
分享到:
      岭南圣母冼夫人之所以威震岭南、名扬千秋,有其历史背景,比如母系残存、羁縻政策、冯冼联婚等;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在人格魅力,是因其高尚的品德和精神,才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拥戴,从而成就功业,“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正是其写照。
首先,冼夫人的“好心”体现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冼夫人一生孜孜以求国家统一,从她的言行可证明她是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她深刻认识到,没有国家统一,就不会有地方的安定和民族和睦团结,也就没有百姓的安定生活。
  她身为南越大首领,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国家的统一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她为国家的统一到处奔走,为反对分裂割据亲自指挥军队,配合朝廷平定叛乱,沉重打击了割据豪强势力。80岁了还“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巡抚诸州,逝世前还亲自持诏书到海南招抚亡叛,使社会稳定下来。她为国家的统一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三朝都拥护中央王朝实行统一,这并不是“风派”和“愚忠”的表现,而是爱国爱民之心使然,完全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她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意闹割据,搞地方独立,战争就会永无休止,使人民和国家都遭受劫难。她还认清了奴隶制必然要向封建制转化的趋势,作为大首领务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归化国家,使国家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正是这种信念支配她的思想行动,使她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毫不畏缩地为国家统一效力。冼夫人不因与陈开国君主有深厚友谊而抗拒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潮流。而是“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见《隋书》卷八十《谯国夫人传》),以悼与陈之义。然后,毅然率众归隋,使岭南免于战火,实现和平安定。这正是顾大局、度时势的正确取向,也是冼夫人爱国主义光辉所在,她不愧是维护岭南稳定和国家统一的中流砥柱。岭南包括两广和海南,大部分是冼夫人的势力范围,她实际是南越诸族的盟主、大首领,但她雄踞一方不称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孙儿们继承她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好心”宏愿,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割据,使岭南地区在中原战乱频频更主的情况下,保持110多年的和平安定局面,统一于祖国的大家庭中,这功绩是永垂史册的。对此,明万历《高州府志》卷之六《忠勋》有一段恰切的评价:“冼氏生长蛮夷之乡,驱驰戎马之际,而著忠贞之节,垂竹之勋。当陈隋之时无冼氏也者,高凉非中国,有高凉而无冼氏也者,则结跣足之俗未必解,辫发而袭冠裳也。”肯定地说,没有冼夫人,高凉地区(及其势力范围)很可能不属于中国版图了;没有冼夫人,高凉俚人社会的陋习未必能改变。这是冼夫人最杰出的贡献。这也正是千多年来,历代王朝褒封她的原因,也是各族人民世代尊崇她的重要原因。
   其次,冼夫人的“好心”体现为始终爱民如子。冼夫人受祀千秋不衰就是其爱民精神的影响力。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发挥重要作用,就是其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冼夫人的崇高思想品德,突出表现在其爱民如子的精神。据史书载,冼夫人自小就具有贤惠的思想品德。她有善良仁慈之心。史载她“幼贤明”,作为世为南越首领的贵族千金小姐,从小不穿金戴玉,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追求朴素纯真的生活作风,自小就为人贤惠,心地善良,关心百姓的疾苦,对奴隶、穷人富有同情心,对互相攻击、强欺弱的恶行更是痛恨,不管是亲属都坚决反对之、遏制之。其兄“南梁州刺史冼挺恃其富强侵略旁郡,岭表苦之”(《隋书·谯国夫人》)。冼夫人对此深恶痛绝,多次苦口婆心规劝,使其兄改恶从善,不再攻掠旁郡,由此各部落之间“怨僚止息”“韪消怨府”。


Copyright ©www.xfrwhyjw.com

“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技术支持:致远世纪网络 后台管理